一個女人!手上沒有手鏈、戒指,脖子上也沒有項鏈 說明「三個問題」並非因為窮

俗話說:「愛美之心,人皆有之,女人勝之。」

任何女人都希望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的,上街都希望有更高的回頭率。

就是已婚的女人,在潛意識裡,希望有人讚美自己的外貌,被人羨慕「好年輕」。

但凡事都有例外,手上沒有手鏈、戒指,脖子上也沒有項鏈的女人,也能常常遇到。

她們的表現,可以說明以下幾個問題,看懂了就知道如何評價了。

01

第一,習慣了低配生活,做人更加務實。

《畫人記》中有一段話:「為什麼活著,怎樣去活,大多數人並不知道,也不去理會,但日子就是這樣有秩或無秩地過著,如草一樣,逢春生綠,冬來變黃。」

人都會變老,不管你用什麼方式留住青春,也顯得徒勞。

相對而言,那些折騰外貌的人,顯得愚昧,順其自然變老的人,開銷少了,並且生活顯得富足。

到了一定的年齡,不再為一隻戒指,一根項鏈而苦惱,而是踏踏實實生活。這才是人間清醒。

在《謝謝你來了》節目裡,王霞是一個城裡的姑娘,在城裡有月薪幾萬的工作。

她結婚之後,跟隨丈夫回到河南的農村,一起養豬,照顧孩子和老人。還幫助村裡的人致富。

經受了各種苦頭,養豬的效益才慢慢好起來。家裡也有了一些積蓄。

她還學了刮痧等技能,不僅讓婆婆享受到了孝順服務,還省去了去醫院的一小部分開銷。

在節目裡,丈夫拿出三萬多的戒指,表示要彌補結婚時沒有戒指的遺憾。

王霞說:「退了吧,這些錢,都夠孩子老人,買好多東西了。」

曾經,作為女孩,真的很期待一枚戒指,代表愛情永恆。但是後來,覺得不重要了,因為最好的愛情,就是柴米油鹽,夫妻一起承擔;人生低谷,夫妻一起熬。

不再做物質女人,而是一心一意為家庭操勞,那麼所有的首飾,都顯得多餘了。

總有女人非常坦誠地說:「我就是單純的不喜歡,嫌礙事。」

生活簡單了,也就是給每一個家人,減輕了負擔。不再有更大的賺錢的壓力,也不會因為家庭沒有存款,而害怕突發情況。

娶到能低配生活的女人,這是男人一輩子的福氣,只要夫妻拚命珍惜,就勝過首飾的意義。

02

第二,提升內在的價值,做人更有自信。

農村有句罵人的話:「繡花枕頭,一包草。」

但凡沒有內涵的人,外表打扮美,但是開口就是罵人,時不時柳眉倒豎。走到任何地方,都不會被人歡迎。

一個女人好費心思打扮自己,往往是不夠自信的體現,用外物來襯托自己。

足夠自信的女人,也會適度打扮,但不會非常在乎打扮,更不會用首飾來讓自己有華貴的表現了。

正如賈平凹《自在獨行》中的一句話:「人就像是燈籠,外在是燈籠紙,內在是燈籠芯,如果燈籠芯不亮,那麼外邊的紙畫得再好看,也沒有任何意義。」

自古以來,真正讓人一直欣賞的女人,有一個特點:腹有詩書氣自華。

在三國時期,諸葛亮還沒有跟隨劉備,先遇到了當地的名人黃承彥。

黃承彥觀察了諸葛亮很久,然後說:「我有一個醜女兒,嫁給你,好不好?」

諸葛亮滿口答應。

婚後,夫妻很長時間,居住在茅屋裡,種地為生。能夠吃飽,穿暖,就不錯了。

當地人因此說出一句諺語:「莫學孔明擇婦,正焉阿承醜女。」

事實上,就是這樣一位醜女,幫了諸葛亮很多的忙。據傳,醜女「曉天文,知地理,熟讀兵書」,在研發木牛流馬的過程中,有她的功勞。

一個滿腹經綸的諸葛亮,能夠配得上他的,肯定不是普通人。但是黃承彥能夠把女兒許配給他,肯定是有自信的。

當女人變成了母親、媳婦、婆婆的時候,學識就能幫大忙,教育好兒女,也幫助丈夫成就工農業。

看那些喜歡玩弄金銀首飾的女人,很多時候不是幫助丈夫,而是向丈夫索要錢吧。也在家風上,沒有給兒女好的榜樣。

03

第三,純粹是家庭窮困,做人虛榮不起來。

從經濟條件來看,女人沒有首飾,有兩種情況。

其一,女人家很富裕,隨時都可以買得起首飾,但是不喜歡,也就不去買了。或者買了很多首飾,但是不會佩戴。

其二,女人真的很窮,嫁給的丈夫更窮。別提首飾,溫飽問題,都很難處理。

別以為當下,經濟發展很快,哪怕打工也有月收入幾千。負債纍纍的家庭,不在少數。

多少家庭,因為買房或者做生意虧本了,想盡辦法把錢留住,一日三餐都要斟酌,到底吃什麼?也常常為孩子的學費發愁,根本就不敢生病,不敢給自己放假,幾天都不賺錢。

窮困的狀況下,女人不斷降低生活標準,也許把結婚時的戒指,都賣掉了,當做生活費,花掉了。

貧窮,還會限制一個女人的想象,根本就不敢看那些高端的櫃檯,就是衣服,第一時間是看吊牌價格,而不是衣服的款式。

04

比較外表的美,更重要的是婚姻的質量,生活的方法,還有家庭的經營模式。

女人別忘了,自己有多個角色:妻子,媳婦,女兒,婆婆,打工人,家長等。

過好日子,比打扮自己,顯得更重要。

若是丈夫愛你,不會因為你的樸素而瞧不起你,而是因此而高看你。

但凡挑剔你外貌、打扮的男人,都不愛你,而是世俗的男人而已。

做人,乾乾淨淨的,簡簡單單的,比什麼都好。

文章來源: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